2020国产成人精品视频,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亚洲影院天堂中文av色

分享

當年秘密出境援緬的干部,有些為什么不愿回國?

 兵說 2025-01-02 發(fā)布于云南

#《戰(zhàn)邊關》讀書筆記#13

#老山作戰(zhàn)#

1979年對越自衛(wèi)還擊戰(zhàn)結束后,南疆烽火實際上并未完全停止。按照軍委、昆明軍區(qū)部署,11軍隨時準備再戰(zhàn),軍、師指揮員也根據部隊擔負的任務,加緊勘察戰(zhàn)場、制訂完善作戰(zhàn)方案。這一時期,各級偵察部門的任務很重,11軍偵察處副處長楊子謙(主持偵察處工作,《戰(zhàn)邊關》作者)記錄了1981年的一次戰(zhàn)場勘察,讓人頗長見識。

1981年四五月份,11軍軍長王爭帶隊赴中緬、中老邊境地區(qū)勘察,在西盟地區(qū)勘察后,工作組來到孟連縣的南卡江。南卡江是中緬界河,中緬、中越邊境很多地域都是以河流為界,這很尋常。特殊的是,南卡江的對面就是“緬共總部”新址,因緬共根據地受挫而新搬至此,幾乎三面江水環(huán)繞,我方三面俯瞰,所以緬軍是不便動手攻擊的,而且形勢一旦危急,緬共也可以迅速渡江到我鏡來避難。這和現在的緬北民地武一遭緬軍攻擊,經常跑到中緬邊境來躲避是一個理。

當時的緬共,和我方的關系是很特殊的,現今的年輕人已經少有人知?!稇?zhàn)邊關》對此作了介紹。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緬北民地武為主的緬共,在國際共運的影響和我國“支援世界革命”的支援下,在緬北顯赫一時。到七十年代末,我國不再輸出支援,緬共力量勢微。由于政策的變化、援外任務的特殊,我軍不少援外干部命運坎坷,令人唏噓。

他們出去加入了緬共,也就成了緬甸人,失去了中國籍。援外任務結束后,他們有的已經成為民地武的高層,不想再回國,有的在緬成家有妻有小難以回家,有的經商發(fā)家不愿歸來。還有的滯留緬甸,后來改變主意輾轉回國,但其黨籍、軍籍、身份職級以及相應待遇也難以落實。至今在中緬邊境地區(qū),也仍有一些“兵非兵、民非民”的歸國者。他們是歷史的真實,也是歷史的復雜。

【南卡江對岸的緬共根據地】

【1981年4、5月,11軍軍長王爭帶隊赴中緬、中老邊境勘察。中間站立者為王爭軍長,前左二為《戰(zhàn)邊關》作者楊子謙】

【《戰(zhàn)邊關》一書少量重印,聯系請發(fā)私信或者掃碼加微信】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