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产成人精品视频,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亚洲影院天堂中文av色

分享

居某的行為是尋釁滋事還是敲詐勒索

 云飄飄34zkqaw7 2019-07-18

來 源: 中國法院網

內 容: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居某,1988年11月8日因流氓被勞動教養(yǎng)三年,1993年4月23日因犯搶劫罪、敲詐勒索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1998年3月2日因犯敲詐勒索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2003年6月15日刑滿釋放。

2003年8月23日晚10時許,居某在本村村民葛某家吃過晚飯后與葛閑談。閑談中,葛某得知居某剛"回來"不久,經濟比較緊張,遂答應幫助解決居某之子的3000元學費。聽聞此事,葛某之妻陳某大感不快,便與葛發(fā)生口角。居某認為陳某是指桑罵槐,遂與陳發(fā)生爭吵,直至次日凌晨4點,在他人勸說下離開葛家。第二日晚8時,居某再次來到葛家,揚言要打陳某,并要葛給付其父親和妻子因此事而生病、誤工的費用,后在派出所民警的勸服下再次回家。8月25日上午,葛某為平息事態(tài),遂托同村村民許某等三人出面向居某"打招呼",居某即以其妻子和父親因此事生病為由,向葛索要人民幣10000元,并揚言:"就是坐牢,回來還要找陳某,用刀把她捅掉,捅一個不夠本,還要捅她全家",后經許某等三人從中調解,居某最終同意以4000元了結此事,后葛某只得拿出4000 元交給居某。

2003年8月28日,居某因涉嫌敲詐勒索罪再次被羈押,后區(qū)檢察院以居某犯尋釁滋事罪訴至法院,法院經審理后,認定居某犯敲詐勒索罪,且具有累犯情節(jié),判處其有期徒刑二年。

二、爭議問題:對居某行為的定性,是尋釁滋事還是敲詐勒索

對于此案的定性,在案件的偵查、起訴及審理階段,都存有較大分歧,主要意見有兩種:

第一種意見認為,居某的行為構成尋釁滋事罪。其理由如下:8月23日晚,居某與陳某僅發(fā)生口角之爭,居某即以此為事端,多次到陳某家中,并以言語相威脅,要求陳某給付其提出的所謂"醫(yī)療費、誤工費"等費用,其無理取鬧,滋生事端,強行索取他人的錢財,客觀上完全符合"強拿硬要"的特征,且情節(jié)嚴重,根據《刑法》第293條第(三)項之規(guī)定,結合本案的具體情節(jié),其行為符合尋釁滋事罪的犯罪構成,應認定為構成尋釁滋事罪。

第二種意見認為,居某的行為構成敲詐勒索罪。主要是因為居某故意捏造其父親和妻子因陳某與其爭吵而生病的事由,并以"要將陳某一家捅掉"等言語相威脅,向陳某家敲詐錢財,且數額較大,其主觀上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符合敲詐勒索罪的構成要件,應認定為構成敲詐勒索罪。

三、評析意見

筆者認為,尋釁滋事罪與敲詐勒索罪在一般情況下是容易區(qū)分的,但是,以強拿硬要為表現(xiàn)形式的尋釁滋事,與敲詐勒索罪又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從而帶來認定上的某種混淆。準確的區(qū)分行為人的行為是尋釁滋事還是敲詐勒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從行為人主觀目的上:尋釁滋事罪,是指以滿足變態(tài)心理或追求精神刺激為目的,肆意挑釁,隨意毆打、騷擾他人或向他人強拿硬要、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或者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而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被害人加以威脅,迫使其限期交付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從概念的表述上,我們不難看出,行為人的犯罪動機是尋求精神刺激還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是從主觀上區(qū)分這兩種罪名的主要標志。

2、 從行為侵犯的客體上:尋釁滋事罪侵犯的客體是社會公共秩序,而敲詐勒索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尋釁滋事罪中的強拿硬要他人財物的行為,行為人主要是為了尋求精神刺激,非法占有他人財物則處于從屬地位,強拿硬要的財物一般數額不大,但給被害人造成的精神壓力以及對社會秩序的破壞卻遠遠超過被害人所受的經濟損失,所以《刑法》將尋釁滋事罪歸入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一章中;而敲詐勒索罪的行為和尋釁滋事中強拿硬要他人財物的行為的指向雖然都是被害人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但是,敲詐勒索罪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非法占有他人的財物,侵犯人身權利只是實現(xiàn)其犯罪目的的一種手段,所以《刑法》將敲詐勒索罪歸入侵犯財產罪一章中;因此,行為人是通過破壞社會秩序來尋求精神刺激,還是以無中生有、揭發(fā)隱私等手段索要錢財,是衡量行為構成此罪和彼罪的又一區(qū)分標準。

3、 從行為侵犯的對象上:尋釁滋事的行為人有著明確的犯罪目的,即通過破壞公共秩序來尋求個人精神上的滿足,因此行為人所追求的既不是政治目的,也不是經濟目的,其矛頭指向決不局限于某種具體的社會關系,也不局限于某個特定的對象,只要可以滿足其精神刺激,任何人及任何人的財物都可能成為其侵害的對象;而敲詐勒索的行為人不同于尋釁滋事,其一般指向明確的被害對象,往往通過對被害人實行精神強制,使其在心理上造成恐懼的方法,從而迫不得已給付錢財,手段主要有以對被害人或親屬實施暴力相威脅;以毀壞被害人的人格、聲譽、財物相威脅;以揭發(fā)、張揚被害人的隱私或弱點等。因此,侵害對象是行為人隨意產生,還是因為特定事由而產生,也是區(qū)分兩罪的標志之一。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本案中居某在與陳某發(fā)生口角之爭后,即以其父親和妻子因此事生病為借口,向陳某家索要10000元,并且以"就是坐牢,也要將陳某一家捅掉"等語言相威脅,加之居某本身特殊的 “人生履歷”,完全能使被害人陳某一家感到心理上的恐懼,因此,雖然葛某找人出來從中“調解”,不難理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希望用錢財換來安穩(wěn),雖然葛某之前曾答應自愿給居某小孩3000元學費,但發(fā)生此事后談妥的數額4000元,從意義上已不同于原先的那3000元,是在居某的恐嚇之下迫不得已拿出來的。居某的行為不僅侵犯了公私財產的所有權,更侵害到被害人的人身權利,其主觀目的并不是追求精神上的刺激,而就是為了非法占有這4000元,且侵犯的對象具有明確的指向,因此,綜合全案,居某的行為完全符合敲詐勒索罪的構成要件,加之其一貫劣跡斑斑,具有累犯情節(jié),法院判處其有期徒刑二年,筆者認為是罰當其罪的。

(作者單位:江蘇揚州邗江區(qū)人民法院)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