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擠密樁常用以消除黃土的濕陷性,適用于處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濕陷性黃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處理深度宜為5-15m,是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常用的方法之一,因此在我國西北及華北等黃土地區(qū)已廣泛應用。 灰土擠密樁法是利用柴油錘打樁機錘擊沉管擠壓成孔,使樁間土得以擠密,用灰土填入樁孔內分層夯實形成灰土樁,并與樁間土組成復合地基的地基處理方法。 一、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材料要求 土料:可采用素黃土及塑性指數大于4的粉土,有機質含量小于5%,不得使用耕植土;土料應過篩,土塊粒徑不應大于15mm。 石灰:選用新鮮的塊灰,使用前7d消解并過篩,不得夾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塊粒及其他雜質,其顆粒徑不應大于5mm,石灰質量不應低于二級標準,活性Ca+MgO的含量不少于60% 。 對選定的石灰和土進行原材料和土工試驗,確定石灰土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等技術參數。拌合采用集中拌合設備,確保充分拌合及顏色均勻一致,灰土的夯實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之間,邊拌合邊加水,確?;彝恋暮繛樽顑?yōu)含水量。 2、主要機具設備 成孔設備 灰土拌合機 夯實錘(不小于1.5噸) 3、 作業(yè)準備 施工場地進行平整,對樁機運行的松軟場地進行預壓處理,場地形成橫坡,做好臨時排水溝,保證排水暢通。 軸線控制樁及水準點樁已經設置并編號。經復核,樁孔位置已經放線并釘標樁定位或撒石灰。 二、灰土擠密樁施工 首先做試驗樁: 要求灰土樁在大面積施工前,要進行試樁施工,以確定施工技術參數。施工過程中要求監(jiān)理人員全程旁站,灰土拌合、成孔、孔間距及回填灰土都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施工。要求在擠密前、后分別做出下列試驗數據。 一般設計要求,樁體壓實度不小93%。 試驗樁要得出的參數:壓實度、夯錘落距 、夯擊次數、每層填土厚度 1、施工順序: 根據相關規(guī)定及技術要求,灰土擠密樁施工順序為采用先里排后外排,隔排隔樁跳打法施工。 2、工藝流程: 場地平整→放線定樁位→樁機就位→成孔→夯填→檢驗 3、放線定樁位: 根據控制軸線,將排樁控制線引至基坑周邊,然后根據施工圖紙放出樁中心位置,用木楔或白灰點(用鋼釬打入土中20~30cm拔出后用白灰灌孔)做好標記,樁位偏差控制在0.4D(D=樁孔直徑)以內。測量員應及時復核,準確無誤后方可根據所放樁點成孔。為了保證放線的準確性,應盡量安排在白天進行,以免夜間放線錯誤,發(fā)現不及時造成質量問題。 4、成孔 :灰土擠密樁采用長螺旋鉆鉆孔法施工,鉆機就位后,現將鉆頭對準所放樁中心位置,用線錘從兩個不同方向校正鉆桿垂直度,確定在規(guī)范允許范圍(樁身長度的1.5%內)后,用D400柴油錘,將鉆桿打入土中。鉆孔深度由樁尖1/2處向上量至9.5M用紅漆在鉆機上做標記,提升成孔。當含水量大于20%時易出現縮孔現象,不得進行成孔施工。在成孔后應及時夯填,并應盡量避免鉆機碾壓以免造成上部縮孔。如因碾壓而造成縮孔,應在夯填前進行二次成孔。成孔后應將地表松散土塊由孔中心向四周撥開,以免掉入樁孔內影響成樁質量。 5、灰土拌和: 首先對土和消解后的石灰分別過篩,拌合好的灰土要及時夯填,不得隔日使用。每天施工前測定石灰土的灰劑量、含水量,確保拌和后灰土的灰劑量、含水量滿足要求。 6、夯實: 向樁孔填料前,應先將孔底夯2-3錘,然后用灰土在最優(yōu)含水率狀態(tài)下分層回填夯實,每次填料厚度400~500mm(約一架子車),分別從兩個方向對稱下料,避免因填料不平而造成樁體打歪,夯錘提升高度不小于3m,夯擊次數不少于6次,夯擴密實后方可填料。如此反復至設計標高為止。 7、按要求頻率對樁體壓實度進行檢測 8、整段施工完成后,檢測承載力及擠密效果等要符合設計要求 三、施工注意問題 夯擊注意事項: 1、夯擊就位要保持平穩(wěn)、沉管垂直,夯錘對準樁中心,確保夯錘能自由落入孔底。 2、必須遵守成孔擠密的順序,采用隔排跳打的方式成孔,應打一孔,填一孔,應防止受水浸濕且必須當天回填夯實。為避免夯打造成縮頸堵塞,可隔幾個樁位跳打夯實。 3、成孔深度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樁孔填料前,應先夯擊孔底3-4錘。根據試驗測定的密實度要求,隨填隨夯,對持力層范圍內(約5-10倍樁徑的深度范圍)的夯實質量應嚴格控制。若錘擊數不夠,可適當增加擊數。 4、每個樁孔回填用料應與計算用量基本相符。 四、質量保證措施: 1、嚴格執(zhí)行現行標準、規(guī)范、規(guī)程。 2、施工時加強管理,進行認真的技術交底和檢查,樁孔要防止漏打或漏填,并將每天每班成孔擠成樁工作量及時復核,并整理上報。 3、嚴把質量關,施工過程各工序都要設專人負責監(jiān)督成孔、回填、夯實質量并做好施工記錄,如發(fā)現地基土質異常并影響成孔、回填或夯實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并報甲方項目部、監(jiān)理單位有負責人員,待查明情況或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后方可繼續(xù)施工。 4、每道工序必須實施下道工序對上道工序的驗收制度,當班人員在自檢基礎上會同質量技術組進行驗收。 5、做好技術資料整理。根據每天實際完成工程量,認真如實填寫工程隱蔽驗收記錄和灰土擠密樁樁孔分填施工記錄表,并上報監(jiān)理單位。 6、施工過程應加強質量抽查,抽查數量不得少于成樁數量的2%,采用環(huán)刀取樣測定樁身土的壓實系數及樁間土的擠密系數,并做好記錄。對不合格的樁應采取加樁補救的措施。 五、安全措施: 1、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要進行安全教育,并做好記錄。 2、現場施工人員必須嚴格執(zhí)行有關規(guī)程、規(guī)范以及各種安全生產操作規(guī)程。正確使用安全“三寶”。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 3、樁機操作時,應安放平穩(wěn),防止成孔時,突然傾倒或錘頭突然下落,造成人員傷亡或設備損壞。 4、成孔時距樁錘6m范圍內不得有人進行其他作業(yè)。 5、已成好的孔尚未回填時,應加蓋板,以免人員或物件掉入孔內。 6、夯填前,應先檢查夯實機等電源線絕緣是否良好,接地線、開關應符合要求,電線不得拖地使用,應一律架空。倒車時一定要有人看好并拉好電線,以免拉、軋斷電線造成觸電事故。 7、成孔最好當天填完,遇隔夜施工要做好防雨措施,將孔圍攏,孔眼要覆蓋,同時要做好施工現場的排水工作,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六、工期保證措施: 1、有效工期**天(不含試樁及準備時間),實行07:00-22:00期間施工,計劃每班成樁80-100根。 2、保證工期,合理安排,加強管理,責任落實到人,各負其責,相互配合,確保工期。 七、環(huán)保措施: 1、(如果臨近居民區(qū))盡量將成孔安排到白天施工,分層回填安排在晚間,禁止夜間使用打樁機,白天也應采取遮擋等有效降噪措施。 2、土方的運輸車輛不應超載,必須嚴密封蓋運輸和卸運,防止運輸過程中的拋灑。 3、油漬的處理:為防止油路泄漏,各種密封件要保持良好狀態(tài),如發(fā)現重大泄漏現象,應及時維修,以保證正常運轉。對易漏油的機械,要有接油、儲油措施,將廢油倒入指定容器,防止油落地。搽拭機械用的棉紗,用完后不得隨地亂丟,放在專用塑料袋里統(tǒng)一處理。 4、大門口進出車輛必須沖洗,掃除車廂邊掛土,清理干凈后再放行;安排專人負責沖洗和掃土。每天保證大門口路面干凈衛(wèi)生。 來源:路橋網 |
|
來自: 川上曰圖書館 > 《地基處理設計及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