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城市畫報官方微信號:城市畫報(微信號:cityzine) 朋友,周一好!昨晚有熬夜看蘇大強哭唧唧立遺囑嗎? 《都挺好》馬上迎來大結局,這部寫實又drama的家庭現代劇自播出以來就備受關注,豆瓣評分穩(wěn)居8.2分,收視率更是破2。 為什么這部劇能如此火爆?從產品的角度來說,《都挺好》通過塑造生動的、讓人生氣的“窩囊壞人”,滿足了大眾觀劇心理需求。 作為主角的蘇家男人們,幾乎“全員惡人”。三個“壞男人”讓人氣得牙癢癢,沒有最氣人,只有更氣人! 為什么大眾被壞人氣炸了還是忍不住熬夜追劇?《都挺好》的壞人產品學又為何能夠成功?背后有哪些科學依據? 蘇家的男人們成功集結了現實中所有讓人討厭的缺點,每一個設定都能精準激起觀眾的憤怒點。網友表示:“我嫁給蘇家任何一個男人都得當場自殺,看個電視劇快把自己氣死了! ” 各位,請注意,前方走來的正是“蘇家超氣人選手團隊”,心肺功能不太好的伙伴們請務必準備好應急藥,做好充分準備等待“全員惡人”們登場。 1號 超氣人選手 蘇大強 氣人理由:無理取鬧的高齡巨嬰 氣人語錄:“我不吃,我不喝,我只要錢。” 氣人指數:五顆星 蘇大強,典型“作爹”。有家庭紛爭時,他總是高高掛起,毫無擔當,一言不合就開溜。最擅長“作妖”,一言不合就惹事。前半輩子被老婆管著,后半輩子就開始想方設法地磨子女?!爸豢紤]自己,從來不考慮子女的感受”。 2號 超氣人選手 蘇明哲 氣人理由: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愚孝男 氣人語錄:“你們真是太讓我失望了。” 氣人指數:四顆星 大哥蘇明哲不僅糊涂,還愚孝。他天天“把對……失望”掛在嘴邊:“這個明玉啊,太讓我失望了”,“這個明成啊,太讓我失望了”,“真是讓我太失望了”,明明自己才是最讓人失望的loser,還總是自欺欺人地愚孝。爾豪,你穿越到21世紀的表現也太讓我失望了! 3號 超氣人選手 蘇明成 氣人理由:啃老還打女人的媽寶男 氣人語錄: “蘇明玉就是個白眼狼?!?/p> 氣人指數:四顆星 蘇家三男破壞力太強,讓人討厭的程度甚至都無法排序,只能是并列第一。當在二哥蘇明成暴打明玉時,他就成功晉級C位。 蘇明成,幼稚還啃老,不思上進,而且還有暴力傾向,讓人看到就好生氣的一男的! 在微博搜索話題#蘇家的那群男人#,可以看到被氣炸了的觀眾深夜吐槽?!案杏X我昨晚是被蘇家男人氣昏過去的,而不是睡過去的! 甚至還有淘寶賣家開起了“怒罵蘇家三父子”的店鋪,供網友發(fā)泄情緒,月銷過百,好評度很高。 一直以來欠罵指數最高的寶座,蘇大強當成不讓。(不虧是超氣人選手一號) 大家一邊堅持不懈地追劇,一邊鍥而不舍地罵罵咧咧。即使沒有在追劇,很多人就光看微博首頁和朋友圈的截圖都被氣得不行?!斑@部劇不應該叫《都挺好》,應該叫《都挺氣人》??措娨晞馑懒吮kU公司給賠嗎?” 扮演蘇明成的郭京飛個人微博甚至掉粉,點開他的主頁,立刻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強烈求生欲。 因為“蘇明成”暴打自己親妹妹那段戲太惹人生氣,跟了郭京飛八年的團隊連飯都不想跟他一起吃,原因是:“我們不想和蘇明成吃飯”。(笑??) 不僅如此,據說郭京飛的媽媽看了劇都好長時間不想理他。劇集一更新,蘇明成就能憑一己之力,多次喜提熱搜。微博上的網友甚至氣得說,想連著李光潔和雷佳音一起打(李光潔和雷佳音:我們又做錯了啥??) 求生欲很強的郭京飛不僅跟著觀眾一直在微博“罵”蘇明成,還在接受采訪時努力解釋自己現實生活中真的是好人,“對蘇明成沒有認同感,我跟他徹底劃清界限”。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大家都要被這部劇的劇情氣炸了,為啥還要熬夜守著看? 劇迷為何會自討“氣”受?大眾為什么需要壞人?壞人產品學得以成功的深層原因到底是什么?我們邀請到了腦科學家來解答。 ?? CITYZINE × 柯晗 ![]() 柯晗 | 心理學博士、作家 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心理學博士 作家和童書翻譯 發(fā)展心理學,認知神經, 嬰幼兒情感和語言發(fā)展方向 1 | 大腦對負面信息的偏好 首先是人對負面信息/新聞/故事是有天然偏好的,這可能來源于大腦對負面信息的偏好(negative bias)。及時注意到負面信息對生存有重要的進化意義,因此大腦在認知負面信息上存在更加快速的情況。 負面信息會直接激活大腦中的杏仁核,因此比起正面信息,負面信息的存儲記憶速度更快。 ![]() #比如明玉被親哥哥打成重傷,誰看了都想去錘死蘇明成!# 實驗發(fā)現這種對負面信息的認知甚至會發(fā)生在能人主管意識到負面信息之前。這也是為什么人們更傾向于關注災難等負面新聞,頭條新聞一般都是壞消息更多。 2 | 比慘心理以及社會心理學因素 其實看悲劇故事反而我們會感受到一些正面體驗。一些可能的解釋是,悲劇故事令我們反思自身,進而慶幸自己并未處在如此糟糕境地。 正面體驗還可能來自于共情,神經研究發(fā)現共情他人時我們的大腦會分泌催產素,而催產素會讓我們更加在意關心周圍的人。 研究認為這種和周圍連接加強的感受也是我們偏愛悲劇故事的原因。 最近的家庭電視劇都會集中放大中國家庭的矛盾,吸引人們帶入人物,理解他們的處境,促進共情。 ![]() #心疼我可憐的明玉 在浴缸里才能安心入眠# 3| 電視劇具有成癮成分 看電視劇跌宕起伏的劇情,和其他觀眾社交帶來的快感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形成一個類似成癮的循環(huán)。 《都挺好》其實就是個爽劇,先故意讓人生氣,常見的“先抑后揚”套路。觀眾體驗前面30多集的憤怒都是為了體驗最后結局時的爽。 昨晚(3月24日),“作爹”蘇大強一夜長大,含淚立遺囑分財產那段惹哭了不少觀眾,微博#蘇大強成功洗白#成功登上熱搜。網友感慨:“當初被蘇大強氣得有多慘,昨夜就為大強哭得有多慘!大強的一生卑微懦弱,但最終,他還是一顆慈父的心??!” ![]() #前夜蘇大強為菜根花流淚,昨夜我為大強得病哭到眼腫# 其實我們對通俗電視劇的套路是有預期的,前期主角很憋屈的劇,觀眾期待的都是反轉,反轉的暗示也會在標題、預告和前期內容里。 如網友@未知幼體 所言,《都挺好》作者好厲害,主線是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命運里,蘇母死后開始參與其他人的人生,放下在于理解和包容,人生前半段就是在打結,后來的成長過程就是把擰緊的結一點一點拆開。電視劇應該也是養(yǎng)成系電視劇,設置圓滿結局的電視劇就是要讓人物不斷向上爬,讓觀眾忍不住跟著劇情走。 4 | 社交需求 我們需要和群體保持一致,和他人有連接,從眾的趨向讓我們去觀看大家都在看的熱門電視劇,關注熱門話題,這樣事后可以更好地參與社交。 正如劇迷@sun在朋友圈表達:“我的天吶,之前追《都挺好》氣到肺炸,昨晚又哭到眼瞎,今天早上和同學討論了2節(jié)課!” 當然,甚至有機靈的小伙@啟發(fā)坦言:“因為我喜歡的女孩在看這部劇,為了跟她有討論的話題,我也看了!每晚一播完,我就借著討論劇情的由頭找她聊天,跟她一起罵蘇家男人。罵完了我還要借機和她討論我的愛情觀婚姻觀,讓她知道我比蘇家男人優(yōu)秀一萬遍哈哈哈哈哈!劇快結束了,我感覺我馬上也要脫單了!” 當然,除了這些,還有網上關于#蘇大強表情包#、#蘇大強體詩句#以及#蘇大強同款針織馬甲背心#的話題涌現都是基于大眾對社交話題的關注度和表達欲。 最后! 昨晚熬夜看劇的城畫君也送上幾個蘇大強給各位 ?????? 按照蘇大強的指示點個【好看】 你將要房有房! 萬事都強!?? 插畫作者公眾號:小幺雞 本文編輯 立夏 實習生 燕玲 nisass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