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藝術的特點-- 巧藉天然要貫穿于創(chuàng)作的始終。當選到一塊具有自然形態(tài)美和創(chuàng)作價值的根材時,有的可以一目了然,確定創(chuàng)作主題,但這種情況極少。大多數(shù)是第一印象覺得其形態(tài)美,可以利用來創(chuàng)作點什么,但究竟創(chuàng)作什么并不清楚。對于一個七枝八杈、形態(tài)復雜的根體。經(jīng)過作者推敲確定主題后,下一步就是制作階段。在制作時要貫徹“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制作原則,圍繞著主題思想的要求,巧用心計,合理而慎重地取舍。除對局部作少量的修飾和必要的雕琢外,重點應放在巧妙地利用根的自然形態(tài)上,如枝、須、洞、節(jié)、疤、紋理、色澤、態(tài)勢等,盡量使這些天然特點和神韻,在已確定的藝術形象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充分的體現(xiàn)。在這種創(chuàng)作思想指導下,因材施藝,進行取舍、雕琢、磨制等一系列精到的加工,做到巧藉天然,美有所用,使自然美的“奇”與人工美的“巧”,自然地結合起來,實現(xiàn)原定的創(chuàng)作設想。 由于根雕要巧藉天然,雖經(jīng)施藝但不留明顯痕跡,使整個作品的藝術風格渾然一體。 --根雕藝術的品類-- 實用觀賞類的根雕作品,集實用和觀賞于一體,以實用價值為主,兼有觀賞價值。常見的有根椅、根床、根桌、根凳以及根制條幾、沙發(fā)、茶幾、屏風、花架等常用家具;有用根制成的筆架、鎮(zhèn)尺、硯座等書案用品。陳設觀賞類的根雕作品,主要用于陳設觀賞,是根雕作品的主體部分,占絕大多數(shù)。按其造型特點,又可分為人物型、動物型、鳥禽型、魚蟲型、花木型、器物型、審美型及其他自然形態(tài)。 審美型,是指自然形態(tài)很美,極富有欣賞價值,但很難確定名稱的一些無名根藝作品,根藝家統(tǒng)稱之為審美型作品,或叫無名作品。 其他形態(tài)的根藝品,要經(jīng)過根藝家加工而成,一般具有非具象的特征,給人以天然之美的感受。根雕制作的材料及工具根雕,顧名思義,是根的藝術。它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根。 --根雕的創(chuàng)作手法-- 根雕創(chuàng)作的基本手法,就是運用夸張、幻想和抽象等手法去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創(chuàng)作方法。具體他說,就是對所選定的根材作全面而細致的觀察,進行巧妙構思。借其形態(tài)、紋理、節(jié)疤、凹凸、曲線、窟窿等天然殊姿異態(tài),進行虛實結合的大膽設想。以多種題材和內(nèi)容來尋找材料本身的可用價值,并善于從平凡中找非凡,逐步確定創(chuàng)作的整體形象。明確創(chuàng)作思想,大膽地想象,對根藝創(chuàng)作是至關重要的。 --相根 -- 大自然造就了千姿百態(tài)的根,為根藝工作者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chuàng)作材料。一塊自然根不經(jīng)加工就是一件根藝作品的情況,幾乎是沒有的。但具有自然美的根材卻是極其豐富的,到處都有。能否發(fā)現(xiàn)它的美,這取決于人們是否留心及審美能力如何。不從事根藝創(chuàng)作的人來說,一般是視而不見其美,引不起注意的。但是根藝愛好者卻能替眼識材,進而創(chuàng)作出富有生命力的藝術品。 根雕創(chuàng)作的根材,主要是兩個來源:一是揀。從山坡上、道路旁、梯田邊揀;從農(nóng)家的柴火堆和園林丟棄的樁頭、廢根中挑選。二是從市場上選購。 尋找根材的過程,是運用生活經(jīng)驗和藝術修養(yǎng)尋找創(chuàng)作題材的過程。但尋覓根材也不能沒有重點。根藝家的共同經(jīng)驗是:奇特的根往往生長在環(huán)境最險惡、最艱苦的條件下。相反在平原上、沃土里生長的根,則很少有奇特形態(tài)。因此,要根據(jù)各自的生活環(huán)境,確定尋根的重點方向。 --根雕制作技法-- 根雕制作應強調(diào)“三雕七借”和意向造型,不管是什么根材,創(chuàng)作什么題材,都必須遵守這個原則。在雕琢方法上應是“三雕七磨”,即以模仿根自然形態(tài)的磨制方法為主,以少量、局部的雕琢為輔,使雕磨過的部分和根的形態(tài)盡量融為一體,不露雕琢的痕跡。 --根材的種類-- 自然界可供選擇的根材是很多的,有喬木、灌木、藤蘿、竹子等。古人進行根雕創(chuàng)作的根材有擅香、紫檀、樟木、松、竹、藤、桑等,質(zhì)地堅硬、光滑、細膩,紋理清晰,適宜進行藝術加工?,F(xiàn)代根藝家拓寬了用材的品類。各地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環(huán)境不同,可供選擇的根也不同。在東北有柞、櫟、楊、榆、椴、樺、映山紅等硬雜木的根。華北地區(qū)有山棗(也叫酸棗)、荊條、松樹、刺槐、椿樹、山葡萄等。在南方有黃楊、鐵杉、金錢松、龍眼、老君、紫香、竹、藤等木本植物的根。在西北和西南也有一些奇根可供選用。這些樹木之根因生長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形成了天然的奇態(tài)怪形,可供根藝愛好者借以造型,實“奇”與“巧”的結合,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木頭有的松軟、有的粗硬,一般木頭松軟的易雕,粗硬沉重的難雕。木質(zhì)堅韌、紋理細密、色澤光亮的稱之為硬木,如紅木、黃楊木、花梨木、扁桃木、榔木等,具有雕刻的全部優(yōu)點,是雕刻的上等材料,適合雕刻結構復雜的、造型細密的作品,而且在制作過程中和保存時不易斷裂受損,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只是雕起來比較費工夫、容易損傷刀具。 比較疏松的木質(zhì)適合初學者用,如椴木、銀杏木、樟木、松木等。這類木材適合雕刻造型結構簡單、形象比較概括的作品,雕鑿起來也比較容易,但因其木質(zhì)軟、色澤弱,有的需要著色處理,以加強量感。 有些木紋比較明顯而且變化多端,如:水曲柳、松木、冷杉木等,就可以巧用木紋的流暢、木紋的肌理,作一些較抒情的作品。 一般說來,造型起伏越大,木紋的變化越豐富,也就越有味;造型的形狀動態(tài)越婉轉、流暢,木紋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極富裝飾性。當然,這種木材的造型設計應是以高度概括為主,過于復雜和過于小的體積,不僅會破壞木紋,還會造成視覺上的反差。所以在創(chuàng)作一件作品之前,首先要對木材有所認識,選擇適合于所表現(xiàn)的材料十分重要 ----防蟲的處理----- 根雕作品是供人們欣賞或使用的藝術品,一旦開裂或被蟲蛀,便會影響它的欣賞價值和使用價值。因此,根材的防裂、防蟲的處理就顯得十分重要。 防裂處理;自然干燥法、蒸煮法、烘干法、浸泡法。在防裂蒸煮時加上適當?shù)钠苑?、六六六粉等,可將里面的蟲菌殺死。 用經(jīng)過防裂、防蟲、防霉變處理的材料制作的作品,一般不會出現(xiàn)干裂、變形、蟲蛀、腐爛、變色的現(xiàn)象。 干剝:把根放在水中浸泡幾個小時,使表皮變軟,然后再用以上工具剝,比較省時、省力。許多根藝家都有自己的去皮方法,只要不損壞或少損壞木質(zhì),制作者不必拘泥于以上方法。 有時根據(jù)創(chuàng)作需要可不去皮或保留一部分表皮,加以利用。 剔朽,主要是把藏污納垢的朽爛部分剔掉,目的在于除去根上的污垢和隱藏的蟲菌,增加材質(zhì)的潔凈和美感。 ----根材防菌防蟲------ 在根藝創(chuàng)作和制作中,要注意防止根木材料在抵抗物理、化學以及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中可能受到的損害,使其在較長時間內(nèi)保持自身的天然性能和表面形態(tài)之美。 1. 菌蟲對根木的侵害程度 根藝作品能否保存久遠,取決于根材自身的腐朽因素和根藝作品的制作條件。根藝作品在良好的條件下制作,可能保持數(shù)千年,而在不良條件下制作,幾個月即可損壞。根據(jù)各種菌蟲對根材影響程度,可將根材分為三類:一類是耐久性強的樹種根材。如紅豆杉、紅木、黃楊、洋槐、柏樹等。二類是耐久性中等的樹種根材,如松、云杉。雪松。柞木等。三類是耐久性差的樹種根材,如樺木、楊木、椴木等。各種根木耐久性強弱,取決于根木細胞壁的組成成分和細胞腔中的內(nèi)含物。如果根木中單寧、樹脂、精油等對菌類毒性較強的物質(zhì)含量高,則該根材的天然耐久性就強。在針葉樹中,豆杉、落葉松、杉木、柏木等樹種的根材天然耐久性較強,而冷杉、云杉、則較弱。在闊葉樹中,香樟、楠木、櫟木、洋槐、板栗等樹種的根材天然耐久性較強,而樺木、椴木、楊木、楓香等樹種根材則較弱。另外老樹比新樹的根木耐久性強。含水量在20%~60%的根木適宜于腐木菌的活動,影響根木的耐久性。因此干澡的根木或放入水中的根木都不易腐朽。一般來說,夏季尋來的根木比冬季尋來的根木容易腐朽,這主要是夏季使菌類滋生。長期放在室外的根木,如何有保護措施,容易受到菌類的侵蝕,會影響根木的耐久性。如何提高根木生蟲,主要是新采來的、含水量較大的和腐朽的根木。這些害蟲多指昆蟲的幼蟲,一般在根木干燥前就結束了它的周期性繁殖,根木干燥后便不再滋生第二代幼蟲。但有些害蟲,如白蟻能在干燥的木材內(nèi)棲居繁殖,在多種根木或根藝作品中也常發(fā)現(xiàn)。危害根木的昆蟲主要有天牛、小蠹蟲、吉丁蟲、扁蠹蟲、象鼻蟲、白蟻、樹蜂、船蛆和團水虱等。不同種類的害蟲給根木帶來的危害性也不同。有的只危害根木帶來皮表層,危害性較?。挥械碾m然蟲蛀入木質(zhì),但其蟲眼很淺,可以隨時除掉;還有的蛀入木質(zhì)深層,使根木遭受很大破壞。除這些直接危害外,菌害可能隨蟲害而發(fā)生。由于根木表層受到破壞,會引起真菌孢子侵入根材內(nèi)部,使根木變色或腐朽。根木害蟲的繁殖受氣候即溫、濕度的影響很大。昆蟲發(fā)育的適宜溫度為26℃左右,當溫度升高或降低超出一定范圍時,昆蟲就呈夏眠狀態(tài),溫度升高或降低一定程度,即達到所謂致死的最高或最低溫度范圍時,昆蟲就會死亡。 2. 根材防菌防蟲的具體方法 根木濕存法 將尋覓來的根木,在尚未制作之前,在陸地上保持高度的含水率,以免菌蟲害及裂紋發(fā)生。針葉樹和耐腐朽性強的闊葉樹根都可以采用濕存法。但是已經(jīng)干燥或已染菌害和蟲蛀的針葉樹根,易開裂和濕霉程度嚴重的闊葉樹根不得采用濕存法。濕存的根材,應當保留樹皮作為保護層。在溫暖的季節(jié)里采用濕存法,保存2~6個月后,即可使用,時間長些效果更好。根材堆密度愈大,根皮愈完整,氣候愈濕潤,保護措施愈周密,經(jīng)常澆水和遮蓋,其保存期限愈長,越能防止菌蟲的侵害。 根木水存法 將根木浸入水中,使其保持最高含水率,以防止菌害蟲害及裂紋的發(fā)生。有些地方離海近,如把根木浸泡到海水中,容易受到海水里的船蛀蟲的侵蝕,所以夏季只能浸入海水中1個月左右。濕霉程度大和具有強開裂性的闊葉樹種的根材不宜采用水存法。根木帶皮或志皮均可采用水存法,保存期不得超過一年。 根木干存法 即采用覆蓋和加防腐劑的方法來保護根木材料,覆蓋有永久性的和臨時性的。永久性的有涼棚、板棚等。臨時性的覆蓋可以用板皮、板材、護板或其他物品遮蓋,以避免根木被雨淋。 干存法可加入防腐劑,以防菌類侵入。常用的防腐涂料有: 碳硫化物混合液。采用7%~10%的碳酸鈉溶液、5%~10%的硫酸鐵溶液混合,涂抹在根材木質(zhì)裸露部分,如根的斷截面,被鋸下的枝杈或節(jié)疤及腐朽部位等。但碳酸鈉會使根木表面染成黃色,硫酸鐵會使根木表面染成深灰色、藍色,甚至黑色。對于那些外部變色,但又不影響創(chuàng)作使用的根材,可以采用這種防腐劑保管。 石灰漿。 已經(jīng)涂抹防腐涂料的根材,當防腐涂料硬化后再刷一層石灰漿,可用手工涂刷或機械噴漿。它的作用一是避免日曬,防止根材開裂,二是預防菌、蟲害,三是防止端部涂料輪化。 樹脂涂料。有些根材用酚醛樹脂涂抹,其用量約為每平方米端面1.5~2.5公斤左右。為了防止根木從截面上蒸發(fā)水分,并避免發(fā)生濕霉、青皮、腐朽和開裂等現(xiàn)象,可在樹根截面上涂保護劑和保濕涂料,使其形成不透水的薄膜。常用的保濕涂料有焦油類(水焦油、樺皮焦油、松根焦油、煤焦油)、石油瀝青類(石油瀝青或加焦油混合劑)以及它們的膏劑。上述涂料皆為黑色,為避免日曬,應再涂上一層白色的灰水。這種方法更適合于根藝生產(chǎn)廠家防腐防菌防蟲害使用。 殺蟲劑。對于蟲蛀根木的治理,要根據(jù)蟲害種類、受害程度和根藝作品制作時的用途分別治理。如天牛、小蠹蟲等的幼蟲蛀蝕的根材,要迅速剝皮,或人工干存,噴灑5%濃度的重砷酸溶液,用氣體殺蟲劑如氰化鈉、硫磺熏蒸,浸泡水中或用開水澆灌蟲卵等方法殺滅。也可將根材或已生蟲的作品,表面涂一層酒精,再裝入一個大塑料袋中,24小時后,即可把蟲殺死。 ------雕刻工具的選擇---- 工具是雕刻家從事創(chuàng)作的最直接的助手和伴侶。在木雕的工藝制作過程中,雕刻刀及其輔助工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話說:“人巧莫如家什妙”、“三分手藝七分家什”??匆粋€人的手藝如何,只須觀察一下他的工具便能知曉,而工具的保養(yǎng)修飾,也能證明勞動者素質(zhì)的高低。在木雕創(chuàng)作中,工具齊備,會磨會用,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造型上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技巧,使行刀運鑿洗煉灑脫,清晰流暢,增加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力。 雕刻刀的種類有很多,基本分為二大類。 一類是“翁管形”的坯刀、俗稱“砍大荒”、“毛坯刀”, 一類是“鉆條形”的修光刀,主要用于掘細坯和修光。 最寬的鑿有4-6厘米,最窄的鑿只有針尖那么點兒。初學木雕者在選擇刀具時,首先要了解它們各自的用途,然后再到產(chǎn)地、廠家或鐵匠鋪里定制購買。坯刀以浙江東陽、溫州樂清和蘇州光福出產(chǎn)的為好,有些地方的美術材料用品商店里也能買到比較合適的木雕工具。如果在不方便或買不到的情況下,可以學會自己做,自己做的好處還在于無論刀的種類、大小形狀,都可由自己選擇決定,可根據(jù)不同的用途和需要隨時添置得心應手的工具。不過自制刀具只限于修光用的“鉆條形”。也有人試過用鋼板銼改制成坯刀。像福建用的坯刀和修光刀都是直接用鐵條或鋼條打制而成,因其鐵柄的上方呈四方形,不用裝木柄也好打坯。下面就將木雕刀的種類與用途及其制作方法逐一介紹。 圓刀:刃口呈圓弧形,多用于圓形和圓凹痕處,在雕刻傳統(tǒng)花卉上也有很大用處,如花葉、花瓣及花枝干的圓面都需用圓刀適形處理。圓刀橫向運刀比較省力,對大的起伏、小的變化都能適應。而且圓刀的線條不肯定,使用起來靈活且便于探索。根據(jù)不同的用途,圓刀的型號應有所區(qū)別,大小范圍基本在5厘米-0.5厘米之間。做圓雕人物的刀口兩角要磨去,呈圓弧形,否則雕衣紋或其它凹痕時,不但推不動,還會破損凹痕道的兩旁。倘若做浮雕時,則應保留刀口兩角,并利用其角尖的功能雕刻地子角落處,因此要配備二種。圓刀還有正反之別,斜面在槽內(nèi)、刀背呈挺直的為正口圓刀,它吃木比較深,最適合做圓雕,尤其是在出坯和掘坯階段。斜面在刀背上,槽內(nèi)呈挺直的為反口圓刀,吃木比較深活,能平緩的走刀或剔地,在浮雕中用途更大。圓刀的形狀還可根據(jù)需要做成鐵桿彎曲形,以便伸進較深的部位挖雕鏤洞。 平刀:刃口呈平直,主要用于劈削鏟平木料表面的凹凸,使其平滑無痕。型號大的也能用來鑿大型,有塊面感,運用得法,如繪畫的筆觸效果,顯得剛勁有力,生動自然。平刀的銳角能刻線,二刀相交時能剔除刀腳或印刻圖案。瑞典和蘇聯(lián)的木雕人物就多用平刀,有強烈的木趣刀味。 斜刀:刀口呈45度左右的斜角,主要用于作品的關節(jié)角落和鏤空狹縫處作剔角修光。如果刻人物眼角處,斜刀更好用。料刀又分正手斜與反手斜,以適合各個方向。在上海的黃楊木雕中刻毛發(fā)絲縷通常使用斜刀,用扼、擰的方法運刀,刻出的毛發(fā)效果比用三角刀刻得更為生動自然。 玉婉刀:俗稱“和尚頭”、“蝴蝶鑿”,刃口呈圓弧形,是一種介乎圓刀與平刀之間的修光用刀,分圓弧和斜弧二種。在平刀與圓刀無法施展時它們可以代替完成。特點是比較緩和,既不像平刀那么板直,又不像圓刀那么深凹,適合在凹面起伏上使用。 中鋼刀:刃口平直兩面都有斜度。也稱“印刀”。傳統(tǒng)雕刻認為:中鋼刀鋒口正中,用它打坯可保持鋒正直往,使周圍保留部分不受震動。中鋼刀還用于印刻人物服飾及道具上的圖案花紋。 三角刀:刃口呈三角形,因其鋒面在左右二側,鋒利集點就在中角上。制作三角刀要選用適用的工具鋼(一般用4-6毫米的圓鋼),銑出55度-60度的三角槽,將兩腰磨平,其口端磨成刃口。角度大,刻出的線條就粗,反之就細。三角刀主要用于刻毛發(fā)刻裝飾線紋,也是版畫與水印木刻藝術制版時常用的一種工具,操作時三角刀尖在木板上推進,木屑從三角槽內(nèi)吐出,三角刀尖推過的部位便刻畫出線條來。 在選擇使用以上刀具時,要注意掌握刀頭厚薄在用途上的區(qū)別。所謂刀頭,就是實際使用的那段刀面。刀頭越薄越鋒利,但牢度也越差。根據(jù)這種情況,開毛坯的刀頭可適當厚些,以經(jīng)受錘子的敲擊和用力掘撓;修光用的刀則薄些,所謂薄刀密片,方可將木料刻得光潔不隙??傊ぞ哌x擇配置,一定要嚴格依照工藝性質(zhì),不能隨意替代,而且無論在數(shù)量和質(zhì)量上都應有所保證,在傳統(tǒng)的工藝雕刻中,木雕工具往往多達百余件,工藝一般的至少也要30件,當然,經(jīng)常使用的只是一小部分,有的只是偶爾使用一下。 木雕的輔助工具:主要是指敲錘、木銼、斧子、鋸子。斧子的用途是配合出坯大量砍削木料,注意砍削時不宜用力過大,不可直上直下砍,斧刃應與垂直的木紋保持在45度左右,否則,木料會開裂。木銼的用途主要是在圓雕的細坯階段,可代替平刀將刀痕鑿跡銼磨平整以便修光;又可代替圓刀或斜刀作鏤空處理。木銼的作用還在于能大面積迅速地調(diào)整造型結構,并能與雕刻刀結合使用,將人物衣紋的輾轉翻折處理得生動流暢,虛實有致。木雕敲錘的形狀以扁、平、寬、方為好。錘面尺度可掌握在7×5.5×2.5厘米左右。太窄或太厚,都會影響錘子著落點的準確與力的均勻。敲錘分木制與鐵制二種,木制敲錘一般采用木質(zhì)比重大的硬木,如紅木、黃楊、檀木、櫸木及果樹木料等,其規(guī)格可掌握在長27厘米,寬55厘米,厚45厘米左右;握柄部位呈圓形略扁一些,大小以握在手中適宜為準。 --------木雕的輔助------ 木雕的輔助工具還包括小型電動木工拋光機和電動手槍鉆。拋光機的用途僅在于作品完成后的表面處理,可以代替手工作大面積的磨光,比較省時省力,但只限于大中型的體積較為平展的作品使用,手槍鉆主要用手鏤空打洞,做大型雕刻時,可用它打點切輪廓。 木雕的操作設備:主要是指帶交叉拉條的特別穩(wěn)定堅固的工作臺和木鉗臺,上面可安置臺鉗和G字夾。臺鉗用于鑿圓雕,鉗口必須配備軟木以防止雕刻木料及工具被夾損。G字夾用于鑿浮雕粗坯用。初學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條件設置一些經(jīng)濟簡便的工作臺,如坯坯凳等。大件作品可放在地上或站著或蹲著靈活操作。-------- --------木雕傳統(tǒng)技藝口訣------- 之一 山 水 布局 主干高峰白云繞,群峰環(huán)繞眾山小。 半山腰上有平臺,臺上亭閣能遠眺。 當門主樹高又大,三五成林有參差。 近景山岡樹木密,遠景高山樹木少。 高山流水要三疊,上小下闊成飛瀑。 溪流曲折有三彎,水口開闊波紋搖。 小溪架設小木橋,村莊旁邊大石橋。 水邊巖石相依偎,柳絲迎風水上飄。 打坯 敲開宕門第一關,主次山峰兩邊分。 水流曲折三個彎,基準樹亭要高大。 鑿腳清晰要有力,以后鏟坯省時間。 先鏟水門水平線,后鏟亭臺不會歪。 鑿平山底第一鑿,戳出水線第二鑿。 擺正屋脊第三鑿,樹木山巖依次鑿。 打坯不留料,雕刻無依靠。 打坯達徹底,雕刻省力氣。 木雕傳統(tǒng)技藝口訣之二 花 卉 布局 先鑿花朵后鑿枝,花朵排列有主次。 主花大些迎眾開,其他花朵相爭妍。 梅 無“女”不成梅,梅枝似箭開。 花朵有疏密,朝向有正側。 菊 瓣長瓣短,有平有卷。 莖干細直,不方不圓。 腋生嫩芽,葉缺邊緣。 雕花刮葉,尖刀出力。 莖椏葉腋,刺芽點綴。 多洞多刺,層次交替。 牡丹 主干彎曲老又蒼,新枝嫩直勢粗壯。 一梗三三九進葉,花瓣復復多皺褶。 牡丹千葉形不同,老干新枝參差容。 刀圓葉面線刻筋,花冠翻卷雕刮深。 木雕傳統(tǒng)技藝口訣之三 動 物 龍 鼻耳似牛角似鹿,鼻翼生出兩條須。 頭似駱駝尾似扇,虎眼凸出顯威武。 身子似蛇腹似蟒,勁爪似雞掌似虎。 鱗片似魚鬃似馬,口吐火焰與明珠。 身長共有八個頭,三分之一腿生出。 龍有三細脖腰尾,翻江倒海駕云霧。 鳳 公雞身,如意冠。 白鶴的翅膀,孔雀的尾巴。 鳳凰身上有三長,眼睛雙腳和尾巴。 雕鳳腰翻身,尾巴隨勢滾。 鳥 嘴長尾必短,嘴短尾必長。 翹首便要鳴,動尾將要飛。 水鳥 小船劃水要有槳,水鳥趾蹼也同樣。 小嘴尖尖且又長,尾短好鉆水中央。 木雕傳統(tǒng)技藝口訣之四 人 物 仕女 瓜子臉,鳳凰眼,櫻桃嘴。 蘭花手,楊柳腰,人字肩。 表情 若要笑,眼角吊,嘴角翹。 若要哭,嘴角掛,眉毛蹙。 若要善,觀音面。 若要奸,三角眼。 若要惡,眉眼鼻口擠一撮。 壽星 全身四頭恰恰好,前額突出頂似桃。 臉多皺紋耳垂肩,牙缺眼瞇開口笑。 胡須長長掛胸前,手執(zhí)龍杖捧壽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