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級指標 |
B級指標 |
權重 |
評估標準 |
評估方法與資料 |
A1 辦學條件
14分
|
校園校舍 |
4 |
學校生均占地面積符合標準,校園校舍滿足需要,無危房。有校門、校牌、班牌、旗桿、領操臺、花壇、畫廊(板報)、甬路。圍墻、廁所堅固、衛(wèi)生。校園整潔,無死角。校園、教研室、班級具有濃郁的文化氛圍。 |
實地察看。 |
綜合活動室 |
5 |
綜合活動室面積符合要求。實驗開出率達到98%以上;圖書達到生均15冊以上,圖書借閱率高;音體美器材滿足需要;每年購置1000元以上的圖書和一定數(shù)量的教學儀器設備。 |
實地察看;看器材臺帳,實驗記錄、借閱記錄。 |
教育裝備 |
4 |
有錄音機、投影儀、有擴大器、放像設備,并經(jīng)常使用;有辦公微機、打印機,至少有1名教師會操作微機。 |
實地察看。 |
勤工儉學 |
1 |
有勞動實踐基地,組織師生開展勤工儉學活動,勤工儉學有效益。 |
看計劃。 |
A2 隊伍建設
12分 |
編制與
管理 |
2 |
按要求配齊教師,教師的職稱、年齡結構合理,學歷提高率達到77%以上。 |
教師名冊。 |
師德建設 |
4 |
制定了師德建設活動計劃或方案,注重師德修養(yǎng),能夠面向全體學生,無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現(xiàn)象。教師敬業(yè)精神好。 |
師德建設方案、教師師德計劃、筆記、座談。 |
業(yè)務素質 |
6 |
學校制定了教師培訓或業(yè)務學習計劃,教師制定了自我提高計劃。教師每周至少聽課1節(jié)且有評析、有1篇高質量的教學反思??h、鄉(xiāng)級骨干教師分別占教師總數(shù)的10%和30%以上。 |
教師培訓計劃業(yè)務學習計劃等資料,業(yè)務學習記錄或筆記。 |
A3 教育教學管理
61分 |
辦學思想 |
3 |
辦學思想正確,思路清楚,目標明確,學校有發(fā)展規(guī)劃和年度工作計劃。能夠實事求是的對學校、教師和學生進行評價。 |
工作計劃、自評報告。校長教師和學生評價手冊。 |
德育工作 |
7 |
德育工作組織健全,學科德育滲透要點具體,主題教育活動開展經(jīng)常,針對學生實際開展了榮辱觀教育、《守則》、《規(guī)范》教育、“十心”教育和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動。升旗儀式堅持經(jīng)常。學生行為習慣合格率達到100%。有校風、校訓、校歌。 |
德育工作計劃,學科德育滲透要點,德育活動材料,升旗記錄和升旗儀式。 |
教學工作 |
27 |
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教學工作的意見》,制定和完善了教學工作計劃和各項規(guī)章制度,嚴格執(zhí)行課程計劃,開齊學科、開足課時,重視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課程教學工作。
完善了教學管理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教師能夠認真?zhèn)湔n、上課、輔導、批改和考核。尤其是重視了集體備課工作,集體備課實效性強,收效顯著。
“雙清”內(nèi)容體現(xiàn)充分,學生“雙基”扎實。
積極開展有效教學行動策略研究活動,教研活動能夠圍繞有效教學課題進行,課堂教學注重了形式與內(nèi)容的有機結合,教學效果好。
學校領導定期檢查教學工作,加強對教學工作的指導,定期開展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評課指導、聽課報告和業(yè)務講座。 |
課程表、教研活動的過程性材料。校長評課記錄、聽課記錄、業(yè)務講座、聽課報告、業(yè)務檢查記錄。
聽課。 |
教育科研 |
2 |
學校有教育科研課題,有計劃、有過程性材料,有總結,效果好。至少有1篇論文在縣級以上報刊上發(fā)表。 |
課題及相關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