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主栽優(yōu)良新品種 來源:林學苑 2009-10-13 18:07:14 瀏覽:132次 從栽培油茶的經(jīng)濟效果看,普通油茶比其它物種有較多的優(yōu)良性狀。根據(jù)果實成熟期的早遲,可分為秋分籽、寒露籽、霜降籽和立冬籽等不同品種群類型。以霜降籽類型為主體,并從中形成了很多栽培品種。品種是指在特定區(qū)域和條件下,具有比較一致的特性和相對一致的遺傳基礎,而且在生產(chǎn)上具有經(jīng)濟價值的群體。目前,我國油茶的栽培品種都經(jīng)過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培育出來的,主要有農(nóng)家品種、優(yōu)良無性系、優(yōu)良家系和優(yōu)良組合等,可根據(jù)品種的適生特性和各地具體情況選擇應用?,F(xiàn)將一些國內(nèi)主要良種簡介如下: 一、國家審定良種 在各地選育的良種中,經(jīng)省內(nèi)外區(qū)試試驗表現(xiàn)良好,通過國家良種審定的優(yōu)良品種。目前已通過國家林業(yè)局良種審(認)定的油茶良種有19個,其中湖南5個,江西7個,廣西4個,浙江3個。現(xiàn)簡介如下: 1.湘林1號。別名羊古老1號,區(qū)1號,是湖南省林業(yè)科學院于1990年選育出的優(yōu)良無性系。2006年通過國家良種審定,良種證號為:國S-SC-CO-13-2006。湘林1號樹勢旺盛,樹體緊湊,枝條分枝角40°左右,樹冠自然圓頭形或塔形,湖南通常于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開花,花白色,花瓣倒心形,5-6瓣,葉橢圓形,墨綠色至綠色,果實成熟期10月下旬,果實橄欖形,紅黃色,每500克果數(shù)15-30個,鮮出籽率46.8%,干籽含油率35%,鮮果含油率8.869%。豐產(chǎn)性能好,四年平均產(chǎn)油722.5kg/hm2。適用于各主要油茶產(chǎn)區(qū)。 2.湘林104.由湖南省林業(yè)科學院于1994年選育出來的“寒露籽”優(yōu)良無性系。2006年通過國家良種審定,良種證號為:國S-SC-CO-14-2006。樹冠自然圓頭形,花期稍早,湖南通常于10月中下旬至12月中下旬開花,花白色,花瓣倒心形,5瓣,葉橢圓形,果實成熟期10月中旬,果球形或桔形,青紅色,每500克果數(shù)15-50個,心室3-4個,鮮出籽率42.25%,干出仁率66.61%,種仁含油率49.56%,果油率8.7550%。單位冠幅產(chǎn)果量1.37kg,產(chǎn)油量839.7kg/hm2,比參試無性系平均值增幅92.8%。 3.湘林XLC15。別名湘林210,茶陵166、攸17。是湖南省業(yè)科學院和湖南攸縣油科所于共同選育出的優(yōu)良無性系。2006年通過國家良種審定,良種證號為:國S-SC-CO-015-2006。樹冠自然圓頭形,樹勢旺盛、樹形開張,湖南通常于10月底至12月下旬開花,花白色,花瓣倒心形,6-7瓣,葉橢圓形,果實成熟期10月下旬,果球或桔形,青黃或青紅色,每500克果數(shù)15-30個,鮮出籽率44.8%,干籽含油率36-41%。四年平均產(chǎn)油618.75kg/ hm2.適于湘、贛、桂、浙等油茶主產(chǎn)區(qū)。 4. 湘5。別名湘林1號。2006年通過國家良種審定,良種證號為:國R-SC-CO-006-2006。灌木;散開型,基部以上分枝繁荗,樹冠近球形;葉革質(zhì),橢圓形,中等大??;花白色,頂生、單生或并生;花瓣5-7,分離,倒卵形,花期10~11月;蒴果,黃球形,中等大小,果期10月。 5. XLJ14。是湖南省林業(yè)科學院于2003年選育出的優(yōu)良家系. 2006年通過國家良種審定,良種證號為:國R-SC-CO-005-2006。灌木;披散型,枝葉緊湊成錐形;葉革質(zhì),中等大小,表面光亮;花白色,頂生、單生或并生;花瓣5-7,倒卵形;雄蕊多數(shù),外輪花絲合生,花期10-11月;蒴果,有淺棱,紅橄欖形,果期10月。適用于各主要油茶產(chǎn)區(qū)。 6.贛撫20。由江西省撫州地區(qū)林科所于1999年選育出來的優(yōu)良無性系。2007年通過國家良種審定,良種證號為:國S-SC-CO-004-2007。樹體生長旺盛、樹冠緊湊,分枝均勻。樹冠自然圓頭形,湖南通常于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開花,花白色,花瓣倒心形,6-8瓣,葉橢圓形,果實成熟期10月下旬,果球或卵形,青黃色,每500克果數(shù)30-58個,鮮出籽率46.7%,干仁含油率60.1%,干籽含油率39-42.2%。鮮果含油率11.8%,年平均產(chǎn)油量1188kg/hm2。 7.贛石84-8。由江西省林業(yè)科學院于1999年選育出來的優(yōu)良無性系。2007年通過國家良種審定,良種證號為:國S-SC-CO-003-2007。國樹冠自然圓頭形,湖南通常于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開花,花白色,花瓣倒心形,5瓣,葉橢圓形,果實成熟期10月下旬,果卵形或橄欖形,青黃或青紅色,每500克果數(shù)38-70個,鮮出籽率56.0%,干仁含油率62.7%,干籽含油率40-43%。鮮果含油率14.2-17.2%。平均冠幅產(chǎn)果量0.26kg/m2,年平均產(chǎn)油量1842kg/hm2。 8.贛無1。由江西省林業(yè)科學院于1999年選育出來的優(yōu)良無性系。2007年通過國家良種審定,良種證號為:國S-SC-CO-007-2007。樹冠自然圓頭形,湖南通常于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開花,花白色,花瓣倒心形,葉橢圓形,果實成熟期10月下旬,果橄欖形,青紅色,每500克果數(shù)30-58個,鮮出籽率56%,干仁含油率54.4%,干籽含油率38.2%。鮮果含油率13.4%,平均冠幅產(chǎn)果量0.13kg/m2,年平均產(chǎn)油量達1009.5kg/hm2。 9.贛興48。由江西省林業(yè)科學院于1999年選育出來的優(yōu)良無性系。2007年通過國家良種審定,良種證號為:國S-SC-CO-006-2007。樹冠自然圓頭形,湖南通常于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開花,花白色,花瓣倒心形,葉橢圓形,果實成熟期10月下旬,果球或卵形,青紅或紅色,每500克果數(shù)50-80個,鮮出籽率40.5%,干仁含油率56.7%,干籽含油率40-43%。鮮果含油率10.1%,年平均產(chǎn)油量達1089kg/hm2。 10.贛永6。由江西省林業(yè)科學院于1999年選育出來的優(yōu)良無性系。2007年通過國家良種審定,良種證號為:國S-SC-CO-005-2007。樹冠自然圓頭形,湖南通常于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開花,花白色花瓣倒心形,葉橢圓形,果實成熟期10月下旬,果卵或球形,青黃色,每500克果數(shù)50-76個,鮮出籽率52-56%,干仁含油率44.1%,干籽含油率38-40%。鮮果含油率9.3%,年平均產(chǎn)油量達879 kg/hm2。 11. GLS贛州油1號。由江西省贛州市林科所于1998年選育出來的優(yōu)良無性系。2002年通過國家林業(yè)局良種審定,證書號為:國S-SC-CO-012-2002。樹冠自然圓頭形,湖南通常于10月底至12月下旬開花,花白色,花瓣倒心形,葉橢圓形,果實成熟期10月中下旬,果球或卵形,青或青紅色,每500克果數(shù)16-30個,鮮出籽率38-42%,干出籽率20.47%;種仁含油率48.47%;干籽含油率34-37%。鮮果含油率6.13%。產(chǎn)油量1008.72kg/hm2。適宜江西等南方油茶中心產(chǎn)區(qū)。 12.GLS贛州油2號。由江西省贛州市林科所于1998年選育出來的優(yōu)良無性系。2002年通過國家林業(yè)局良種審定,證書號為:國S-SC-CO-013-2002。樹冠自然圓頭形,湖南通常于10月底至12月下旬開花,花白色,花瓣倒心形,6-7瓣,葉橢圓形,果實成熟期10月中下旬,果卵球或橄欖形,青紅色,每500克果數(shù)28-46個,鮮出籽率40-44%,干出籽率25.20%;種仁含油率58.33%;干籽含油率37-40%。鮮果含油率9.16%。單位冠幅產(chǎn)果量1.501kg,產(chǎn)油量966.75kg/hm2。適宜江西等南方油茶中心產(chǎn)區(qū)。 13. 岑溪軟枝油茶。由廣西林科院經(jīng)過十多年系統(tǒng)選育出來的良種。2002年通過國家林木良種審定,良種證號為:國S-SC-CO-011-2002。主產(chǎn)于廣西岑溪市、藤縣、蒼梧一帶,以枝條軟韌,掛果下垂而得名。屬普通油茶霜降類型的一個農(nóng)家品種。岑溪軟枝油茶最主要的形態(tài)特征是分枝角度大,葉大枝軟,冠幅大。具有速生高產(chǎn),適應性強的特點,比一般品種提早1-2年開花結果;產(chǎn)量高1-2倍。種植后3-4年開花,7年進入盛產(chǎn)期,廣西林科所試驗林10年生產(chǎn)油達400㎏/hm2,豐產(chǎn)年可達915㎏hm2。含油率高達51.37%左右;油質(zhì)好,酸價為1.06-1.46,折光系數(shù)1.4672。 14. 桂無2號。廣西區(qū)林科院1990年選育出來的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已通過國家林業(yè)局和廣西區(qū)良種審定(桂S-SC-CO-025-2004、國S-SC-CO-011-2005)。具有早實豐產(chǎn)、適應性廣、抗炭疽病等特性。四年平均產(chǎn)油量798.6 kg/hm2,比參試無性系平均值增產(chǎn)159.07%,;果油率10.2%,鮮出籽率47.0%,干出籽率27.0%,種仁含油率53.60%。 15. 桂無3號。廣西區(qū)林科院1990年選育出來的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已通過國家林業(yè)局和廣西區(qū)良種審定(桂S-SC-CO-026-2004、國S-SC-CO-012-2005)。早實、豐產(chǎn)、油質(zhì)好、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四年平均產(chǎn)油量798.75 kg/hm2,比參試無性系平均值增產(chǎn)159.07%;果油率10.97%,鮮出籽率51.0%,干出籽率28.5%,種仁含油率54.73%。 16. 桂無5號。廣西區(qū)林科院1990年選育出來的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已通過國家林業(yè)局和廣西區(qū)良種審定(桂S-SC-CO-028-2004、國S-SC-CO-013-2005)。生長快,結果早,適應性強。四年平均產(chǎn)油量650.40 kg/hm2,比參試無性系平均值增產(chǎn)111.3%;果油率8.37%,鮮出籽率49.5%,干出籽率26.3%,種仁含油率51.32%。 17. 亞林1。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yè)研究所選育出來的霜降籽類型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2007年通過國家良種審定,證書號為:國S-SC-CO-011-2007。樹勢旺盛,冠開張,分枝力強,果實紅桃形,抗病力強。每公頃產(chǎn)油525.1kg,鮮出籽率45.98%,種仁含油率47.35%。 18. 亞林4。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yè)研究所選育出來的霜降籽類型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2007年通過國家良種審定,證書號為:國S-SC-CO-012-2007。樹勢旺盛,冠開張,分枝力強,果實紅球形,抗病力強。每公頃產(chǎn)油684.0kg,鮮出籽率46.04%,種仁含油率50.99%。 19. 亞林9。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yè)研究所選育出來的霜降籽類型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2007年通過國家良種審定,證書號為:國S-SC-CO-013-2007。樹勢旺盛,冠開張,分枝力強,果實紅球形,抗病力強。每公頃產(chǎn)油606.8kg,鮮出籽率49.45%,種仁含油率48.0%。 本文來自: 林學苑網(wǎng)(www.) 詳細出處請參考:http://www./show.asp?id=2122 |
|